close






何其殘忍,生魚片美食不能再吃了
















昨日友人來訪,我想請她吃爭鮮,
我勸我不要吃生魚片了,因為日本幅射污染海源,而且有人毋吃到住院抓出一包寄生虫!!!!!
哇嗚~好聳動呀,說得我也想下決心不吃生魚片了
利用閒暇GOOGLE了一下相關資料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生魚片的營養價值真的很高,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而且是質地柔軟,易咀嚼消化的優質蛋白質。它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微量礦物質。脂肪含量低,卻含有不少DHA等的ω-3系列脂肪酸。稱得上是營養豐富且容易吸收的好食物。
但是,它也很容易被病菌及寄生蟲污染,也因為沒有加熱烹調的程序滿這些病原很容易隨著嘴巴進入肚中,造成食物中毒或感染寄生蟲。但也有不少人,吃了一輩子生魚片,也沒看到吃出什麼問題的。這就是機率問題了。選擇衛生可靠的店家,可以讓健康多一層保障。
補充:
說到芥末,這種生魚片必備的沾料,有人獨鍾它辛辣嗆鼻的口感,也有人對其敬謝不敏。它是山葵的根莖部份磨成泥而製成。這種辛辣嗆鼻的口感是來自山葵中含量豐富的芥子油。芥子油具有強烈的揮發性與刺激性,所以吃入口中會有一股強烈的刺激氣體從口腔衝到鼻腔,再把人嗆得眼淚直流。芥子油也有很強的殺菌能力﹐但是並不能殺死所有的寄生蟲與蟲卵。
吃生魚片沾芥末配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已不可考,但卻蘊含了老祖宗的智慧。這個古老的智慧,也初步被現代科學所肯定。只是,綠茶及芥末雖然能殺菌,但還是不能擔保會把生魚片中的病菌或蟲蛋殺光光,因此要吃生魚片,還是應該謹慎。

{參考資料}http://big5.cri.cn/gate/big5/gb.cri.cn/9523/2006/07/19/782@1138170.htm
吃生魚片腦袋里長出寄生蟲

從營養學角度說,生魚片沒有經過傳統的炒、炸、蒸等烹飪方法,因此營養物質完全沒有流失,是一道極富營養的菜肴,但是從衛生角度考慮,如果生魚片沒有經過很好地處理,會成為人們患傳染病的根源。不久前,日本一位職員由於酷愛吃生魚片,付出了沉重的代價。

    這位媒體沒有透露姓名的日本職員幾個月前突然出現偏頭痛,起初他以為自己是患了中風,就在醫院開了一些治療偏頭痛的藥吃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位職員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,反而越來越重,他的腦袋上逐漸出現一個大腫包,四肢也逐漸不能運動,最後在劇烈的偏頭痛作用下,這位職員癱瘓、臥床不起了。面對這種奇怪的疾病,家人把他送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。












    魚類體內都有寄生蟲 生吃切記注意衛生


    對於魚類身上的寄生蟲問題,俄羅斯醫學科學院的亞歷山大·布龍施泰因教授介紹說,無論是淡水魚還是鹹水魚,它們的身上都攜帶著寄生蟲,因此當人們大量食用沒有進行適當消毒的生魚片後,身體內是很容易被魚類寄生蟲感染的。


    衛生專家


建議,人們在食用魚肉時最好將其煮熟,如果非常喜歡吃生魚肉,那麼事先應該把生魚肉冷凍到零下4攝氏度左右進行低溫消毒,這樣魚類寄生蟲就會被凍死,從而使得人們進食生魚肉變得更加安全、衛生。(國際線上獨家資訊 付華一)

一開始,醫生們用儀器對這位職員的頭部進行了掃描並且拍攝了X光片,但是進行過上述檢查後,醫生們並不能對他的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;最後,醫生們決定將他的顱腔打開,看看裏面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。當醫生們將這位職員的頭顱小心翼翼地打開後,他們驚奇地發現這位職員的顱腔內密密麻麻地生長著許多寄生蟲。對這些寄生蟲進行檢驗


後,醫生們確認,它們是生魚片裏經常出現的寄生蟲,而這位職員的家人也向醫生們講述,患者多年來一直喜愛食用大量生魚片。














編輯:  李瑛   稿源: 國際線上專稿  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(以下來自自由電子報)

生吃大肚魚 寄生蟲穿腸


〔記者李容萍╱桃園報導〕桃園縣聖保祿醫院日前在一腹痛病患肚內,發現三條七公分長馬毛蟲的寄生蟲,原因是親友聚餐,生吃才兩公分大的「大肚魚」,造成四人出現類似食物中毒的症狀,醫師提醒,食物盡量熟食,生食時要小心食品的衛生安全。


家住八德市的徐姓家族,日前因親戚送了一些新鮮的大肚魚,喜愛吃生食料理的家人,就呼朋引伴一起生吃大肚魚。


不料,晚餐後三個多小時,卅九歲的徐先生出現嚴重腹痛,還有嘔吐現象,經家人緊急送到聖保祿醫院急診室治療。


聖保祿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葉文彬經過問診、檢查,研判徐先生可能罹患闌尾炎,馬上手術治療。


惟開刀後發現闌尾正常,但其腹腔內竟發現有三條寄生蟲,且在腸子中間蠕動,並將部分腸子穿破,經取出寄生蟲,修補好腸子,將檢體送化驗,發現長約七公分的寄生蟲,名叫「馬毛蟲」。


之後數小時,家族有三人也出現類似徐先生腹痛症狀,被送到聖保祿醫院,並把吃剩的大肚魚帶到醫院,所幸三人的症狀輕微,經服用瀉藥和抗生素後已無大礙。


由於該大肚魚長約兩公分,寄生蟲能在其魚內長到七公分,醫師認為寄生蟲已在大肚魚內捲了幾圈寄生。


醫師表示,腸壁出現寄生蟲,最常出現在生食的食品上,食物未經煮熟過程,寄生蟲的幼蟲或成蟲,會隨著食物進入人體腸胃,吸收人體營養,成蟲會穿破腸子,引發腹膜炎、敗血症,甚至死亡。類似案例在台灣很少見,日本較常見。


聖保祿醫院感染科主任許文祥指出,馬毛蟲最主要的感染是昆蟲,以污水的環境最容易生存,遇到這類寄生蟲的病患,是他行醫臨床上的首見,治療較麻煩,因為沒有針對此寄生蟲的治療藥物,如果不手術直接取出,需透過內視鏡尋找蟲蟲蹤跡,再一一夾出。





醫師:寄生蟲竄大腦 有可能


〔記者李容萍╱桃園報導〕鮮美的生魚片和海產,可以說是喜歡美食老饕的最愛,但網路上曾流傳新鮮魚貨內臟的寄生蟲,一旦吃下肚,可能爬到人體腦內一事。


桃園市聖保祿醫院醫師表示,食物經過食道到胃,再到小腸、大腸,不慎誤食入的寄生蟲,「有可能」隨著血液到處跑,寄生蟲停在腹腔,就會引起肚子痛,如果跑到肺部,呼吸、氣管會覺得搔癢難耐,當然也有可能跟著血液爬到大腦。


不過,因為只有腸胃才有寄生蟲存活需要的醣和蛋白質等養份,醫師表示,寄生蟲跑到肺部、大腦的時間不會太長,最終還是會回到腸胃,因此,網路上流傳寄生蟲會把人腦吃掉或讓人變呆,純屬誤傳。


針對八德市徐姓家族生食大肚魚、竟取出寄生蟲,差一點造成腹膜炎憾事,桃園縣政府衛生局呼籲喜歡生食海產的民眾,食物應盡量熟食,避免生食,並且注意漁產的來源、處理過程。


衛生局食品衛生管理課指出,要避免寄生蟲吃下肚,或發生食物中毒的憾事,食物應盡量熟食,避免生食,並遵守「清潔」、「迅速」、「加熱或冷藏」及「避免疏忽」等四大原則。


有廿幾年日本料理烹調經驗的廚師連文成認為,台灣的淡水普遍太髒了,打撈的淡水魚貨不適合生食,倒是深山乾淨泉水和深海,有一些可以做生魚片的好貨。


連文成建議吃生魚片應注意,包括選擇衛生條件佳有口碑的餐廳,注意魚肉的光澤應略帶透度,如果是自己殺魚,內臟要和魚肉分別不同砧板處理。


他說,買回家的魚肉應放在冷凍庫半個小時,因為即使魚肉體內有寄生蟲,冷凍超過半小時,寄生蟲就無法存活。





衛署:生魚片 盡量用深海魚


〔記者鍾麗華╱台北報導〕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蕭東銘表示,對於生魚片的衛生管理,目前訂有生菌數標準,衛生單位會不定時抽查。


不過,民眾吃生魚片時,最好還是選擇知名、外部環境清潔的餐廳,這樣才能吃得安心。


蕭東銘強調,製作生魚片每個環節都要注意,從魚貨來源至餐廳,再到送入消費者嘴中,都必須嚴加把關。


事實上,衛生署在宣導時,就要求業者不要使用淡水魚,盡量使用深海魚來做生魚片。因為淡水魚所受到的污染多,寄生蟲也多。


此外,蕭東銘表示,一送進餐廳後,生魚片就應該馬上切割處理,從魚表面、鱗片到內臟都不能受到污染,處理者的手部、砧板、刀具都應該保持衛生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